2011年是我校《“十二五”教育事业发展规划》开局之年,是我校启动升本工程的关键一年,为推进安全创建行动向纵深发展,确保“十二五”规划顺利实施、“6641”工作目标顺利实现,特制定本行动计划。
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,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委、省政府《安全河南创建纲要(2010-2020年)》,河南省教育厅《全省教育系统2011年度安全创建行动计划》,深入开展“平安校园”创建活动和校园周边环境治理,切实消除各类安全隐患,采取得力措施,预防各类案事件发生,为学校稳妥改革和快速发展创造优良环境。
以保障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和学校公共财产安全为根本出发点,以建立健全安全教育长效机制为主线,全面提升师生员工的安全素质,为群防群治奠定基础。坚持以防为主、防治结合原则,大力加强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,坚决消除安全稳定隐患;努力提高安全综合保障水平,不断完善人防、物防、技防三防体系,夯实立体防范的物质基础;深化“安全生产年”活动成果,进一步优化安全稳定环境,坚决遏制有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、刑事案件、人身伤亡、食品卫生等重大安全事故发生,努力促进学校健康、快速、和谐发展。
各单位、各部门要对所属员工进行深入细致的安全知识教育、培训,要完善制度,建立学生安全教育长效机制,主要领导要亲自部署,组织学习培训,普及交通、消防、饮食卫生、防盗防骗等安全基础知识。涉学系(部)要开设一定课时的安全教育课,要认真选拔和培养自己的安全教育兼职教师,必要时可聘请保卫处或交通、公安、消防、电力等部门专业人员为安全教育辅导员,努力提高教育培训水平;要适时开展应急演练,全面提升师生员工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能力。各类安全教育要有针对性,要做到点面结合,突出重点,要根据季节特点和特殊时段开展专项教育,要认真组织安全生产月、11.9消防日、全民安全教育日等群众性安全教育活动;要密切关注特殊学生的一切思想和行为动向,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开展帮教。各单位、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好各种宣传手段和阵地,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宣传活动,把安全教育和文娱体育活动结合起来。同时在校园公共集聚场所和可能造成人员人身伤害的危险地段、危险场所设立警示标志,形成浓郁的校园安全文化。
各单位、各部门要切实开展岗位从业安全教育培训,对于从事危险化学品、易燃易爆物品、放射性物品管理和锅炉、水电、消防管理等需要持证上岗的管理操作人员,必须接受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,保证员工具有相应的安全技能,落实持证上岗。
各单位、各部门要根据实际,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应急预案,并组织所属师生员工认真进行学习和开展演练,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预警、防范、处置能力。与下属单位和个人签订安全责任书,建立各自的安全教育档案,把安全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落到实处。
(1)管理理念达标:学校及各单位、各部门在制订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时,要明确把安全纳入整体规划,并把安全置于每项工作的顶层进行设计,确保每项工作安全、顺利完成。
(2)管理机制达标:各单位、各部门要配齐安全管理专兼职人员,涉学系(部)要配备安全管理专干,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专项制度、运行机制和档案资料。
(3)防范措施达标:建立人防、物防、技防为一体的立体安全防范网络,及时对学校的监控设施设备进行维修升级,提高科技创安水平;提升在建工程的安全等级,把学校的校舍建成最坚固的建筑;严格校车管理,落实年检、定期保养制度,杜绝驾驶员酒后驾驶现象;落实学生食堂升级改造计划,推行学生食堂安全量化评定;强化消防安全“四个能力”(检查和整改火灾隐患能力、扑救初期火灾能力、组织引导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和自我宣传教育培训能力)建设,提升学校防范火灾事故的能力。
根据“早排查、早发现、早控制、早解决”的工作原则全面掌握各薄弱环节、重点时段、重点部位等可能引发安全隐患的苗头。
全面排查治理校园内部管理、校园周边环境存在的安全隐患,学校安全生产体制机制、制度建设、安全管理组织体系、责任落实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。要重点抓好关键部位及关键环节的安全隐患排查,一是医院和校区教室、宿舍、图书资料室及所有仓库的消防安全;二是易燃、易爆、有毒、有害物品的保管安全;三是学生餐饮和医院病号餐饮的饮食安全及公共卫生安全;四是基建、用电、用气、制氧、用氧、教学实验、校车管理、实习、集体活动等生产安全;五是校内及周边交通安全;六是网络信息安全、内部信息及个人信息安全;七是有心理障碍、法纪观念淡漠、学习生活困难等问题学生的人身安全;八是校属集体财产及师生员工个人财产安全。
第一时段(五月底以前):在五月底以前各单位、各部门要组织专人对所属辖区各类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,能够立即整改的立即整改,对于暂时难以完成整改的,要列出计划,排出整改日程表,同时明确责任并加强监控。
第二阶段(6月-9月):围绕汛期安全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。总务处要排查学校防汛设施完好有效,下水管道是否畅通,校园围墙是否存在受水浸湿危险,挡土墙是否坚固耐用,防汛物资是否充足;一附院要做好汛期防汛工作;基建处要确保基建工程安全度汛。其他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做好汛期安全应急准备工作。此阶段要着重教育学生不要到河流、胡泊、水库等不明水域洗澡游泳,预防溺水事故发生。
第三阶段(10月-12月):针对第四季度天干物燥,气温降低,雾雪天气特点,要着重开展消防安全隐患、交通安全隐患排查。各涉学系(部)要对宿舍、教室、实验室进行认真细致的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治理,特别强化师生消防安全知识普及教育,同时开展防火应急演练,提高学生逃生自救能力。消防管理人员要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责任,加大消防安全管理,排查治理消防安全隐患,对于个别部门存在违反消防法规的行为,要及时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,督促整改,确保整改成效,从而有效增强学校抵御火灾事故的能力。
校属各单位、各部门是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,各单位、各部门的行政领导是隐患排查治理的第一责任人。学校安全生产办对学校隐患排查治理负组织、指导、监督责任。按照“条块结合、属地管理”、“谁主管、谁负责”的原则,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机制。强化隐患现场处置措施,严格执行“重患必停”;建立隐患登记、销号和查询、追踪管理机制、重大隐患治理监控机制,实行隐患排查治理分级督办和动态监控。要加大重点隐患排查治理的督办力度,落实学校领导包办和挂牌督办责任,全程督促隐患治理,切实做到治理责任、措施、资金、进度和预案“五落实”。
(一)高度重视、加强领导。校属各单位、各部门要高度重视,要根据学校安全行动创建计划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行动方案,明确责任,要召开专门会议研究、分析、解决工作中的问题,积极推动本单位、本部门安全创建工作取得实效。
(二)突出重点,扎实推进。各单位、各部门要以落实安全行动创建计划为载体,统筹兼顾,突出重点,既要解决制约我校安全校园创建的突出问题,又要着力解决学校安全的基础建设,扎实推进安全校园建设向纵深发展。
(三)落实责任、严格考评。学校将把安全行动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范围,与平安校园建设、文明单位评选同考评,对于隐患排查治理不力,敷衍应付造成安全责任事故,影响安全校园创建的单位和个人,要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和责任追究。
(四)加强信息沟通、上报。各单位、各部门对安全校园创建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报告学校安全生产办,对于在创建中的好的经验和做法要及时总结,建立档卡。各单位、各部门的创建计划要在六月十日以前报学校保卫处。
二〇一一年五月三十日